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Property
Apr 6, 2025 03:13 PM
Created time
Jun 1, 2024 12:36 PM
我来杭州后甚少出门,今年的五一也依然宅在房子里不外出。同事和朋友对此很是不解,希望我多出去走走。我一再和他们说明,不爱走动是性格如此,我对大多数旅游景点不感兴趣,不喜欢人挤人,也不会因为奔波于各个景区而感到快乐,只会很疲惫。还有个不向别人说明的点是,不出门可以减少各种各样的消费,方便我省钱。
离家之后就总是想着把家中的各种生活细节与习惯也搬过来,也开始在意一些形式上的东西。我会试着买材料做芋粿,也会从淘宝买糟菜来煮汤做饭,还会经常关心超市里黄瓜鱼的价格。
临近端午,自然是可以买到粽子的,但外面的粽子并不是家里的味道,而且买到的粽子总不便宜,我便想着,自己包粽子也是个不错的主意。只恨我好吃懒做,二十几岁了还不怎么会杀鱼,也没有学会包粽子的方法。往年在家,我最多只懂得如何将粽叶窝出圆锥,填入糯米与馅料,将粽叶覆上的收边,至于回折与绑绳等后续工作实在没有耐心慢慢学习。如今身在异乡,要自己做的时候就开始吃苦头了。不论如何,还是可以试试的,就当端午节的一个小仪式也好。
我想要尽可能按照家中的方法来做粽子,首要工作是备好材料。沃尔玛散装的圆糯米三元一斤,品质并不很好,碎粒挺多。但我用的不多,感觉不需要买那种整包五斤装,便假装有在挑的样子,铲了铲米,称了两斤。冰箱里还有挺多屯着的梅花肉可以拿来用,这就不需要特意去买了。
做粽子是需要在糯米里加草(co33)的,草实际上是一种碱,圆圆的,像个造型白色的小香皂块,不过也可能是粉末放久结块了才长这样的。把淘洗后的糯米放盆里,用手拿着草,在盆里不断绕圈,像是给衣服抹上肥皂一样,让糯米都沾上碱。不一会儿,米就慢慢变成黄色,就好像碱水面那样的色泽,这样就可以把草拿起来了,留着以后再用。我想着这个草大概就是纯碱,或者纯碱加小苏打,直接买来用应该行得通。当然,旧底时候肯定使用草木灰弄碱水,所以才叫草。
煮粽子要在高压锅里加入黄荆的枝叶,这会让整个粽子都带有独特的清香,也是我对家中粽子最标志的印象。据母亲所说,加入黄荆还可以让粽子不容易坏,也就是还有一些防腐的功效。我上网搜的时候,得知一些地方会用黄荆枝叶烧成的草木灰做粽子的碱水,家里并没有这样的做法,不知新鲜枝叶加进去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。黄荆这个东西虽然在各地山野都有分布,但跟粽子搭配还是太小众了,市场上肯定不会卖新鲜枝叶的。
既然买不到黄荆枝叶,那就要自己摘了。我在这偌大的市区找这种山野植物自然是没有一点头绪。在各类社交软件上搜“杭州 黄荆”也没有结果。不过印象里识花软件是可以显示附近被人查询过的植物的。便下载了花伴侣APP,在里面搜索黄荆,所幸确实有几条记录,离我所在位置最近的一张图片是在西湖旁的抱朴道院附近拍的。黄荆是个重要的东西,没有的话就做不出家里的感觉了,所以这一两周来一直在规划着找个时间先去打探打探。能摘到黄荆的话再买粽叶什么的,找不到的话就不做了。
六一这天正好在周末,我想大概一些幼儿园和小学会举办活动,再加上小雨的天气,景区的游客可能会少一点,是个适合寻找黄荆的日子。如果再拖到下周的话,就正好赶上端午放假了,人肯定多的不得了。不论找没找到,我都可以顺便在西湖旁边走一走,也算打个卡吧。我想着,在景区这种地方的山道采摘枝叶,应该是不被允许的行为,该是尽可能早一点过去,在没人的时候做坏事比较稳妥。于是定好了六月一日早上五点半的闹钟。
背着带着两瓶凉开水、充电宝和雨伞,以及剪刀、大塑料袋这两个作案工具,在6点10分坐上了开往西湖附近的公交早班车。公交即将到站,柏油路中的绿化带开始铺满花瓣的色彩,是一片不太纯正的水红,又是一片渐变错落的淡粉。车移动得很快,我不能看得太清楚,但花朵是带有细长的距的,又作为绿化,我想应当是非洲凤仙。“非洲凤仙的花瓣有这么大吗?”我还在犹豫,公交已经到站了。
天还没打算放晴,雨并不细密,只是这里掉落几滴,那里甩上一点,大多数人没有撑伞。我跟着导航走入一条小道,不一会儿,在绿化带里看到了一棵矮小灌木,长着一穿尚未显色的花苞,结合叶片形态,这应该是穗花牡荆。我摘下一片小叶放在掌心揉搓,香味与黄荆差异不大,便剪了一些塞进塑料袋。路过的猫猫好奇地看了我几秒,又不知跑到何处去了。
我依着台阶慢慢上山,目光在四周搜寻,也穿插着走进台阶旁的林间观察,这个时间的蚊虫不多,山道维护的也很好,不会让我滑倒。路过保俶塔,在这里能够远眺西湖和白堤。白堤上的人流不算密集,湖中的游船还没营业,刚睡醒的的西湖并不吵闹。简单用手机拍了几张打卡的风光照便继续上路,来到抱朴道院后的山道,两侧逐渐能发现零星生长的牡荆,大都生长在台阶左右的边缝中,都很矮小,是被当做杂草修剪后又重新萌发的模样。我觉得用剪刀的声响在山里太刺耳,便只用手掰下一些枝叶,又走了两步路,在道院正后方的位置,路的左右两侧生长了三四颗黄荆,跟我差不多高,树形不错,已经长满花苞了。我摘下两个带花苞的枝叶,香气确实比之前那些要强,不过一路上采到的枝叶已经足够了,就不再继续采更多枝条了。
摘黄荆叶子的任务已经完成,我打算在西湖周边走走。
菖蒲
后面还有许多文字未写,我太懒惰,竟拖延至今,索性先发布出来,留待后续弥补。
- 作者:叶修齐
- 链接:https://notion.siuze.top/article/6996febf-019f-4636-a45d-e3fca999f90b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